广东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问答题及答案:
1、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哪些因素?
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决定于待分解者的质量,分解者的生物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环境条件。三方面的组合决定分解过程每一阶段的速率。
2、顶极群落有哪些主要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极群落的主要特征有:
(1)生物量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3)净生产量低;
(4)群落结构和食物链(网)复杂;
(5)物种多样性和生化多样性高;
(6)群落稳定性高。
3、引起种群波动的原因有那些?
①时滞或称为延缓的密度制约,存在于密度变化及其对种群大小的影响之间。
②过度补偿性密度制约
③环境的随机变化
4、怎样估计次级生产量?
(1)按同化量和呼吸量估计生产量,即P=A﹣R;按摄食量和扣除粪尿量估计同化量,即A=C﹣FU(2)利用种群个体生长和出生的资料来计算动物的净生产量。(3)净生产量=生物量变化+死亡损失
5、动物集群的代价有那些?
①增加对食物的竞争
②对于捕食者增加显眼性
③增加感染疾病的风险
6、食草动物对植物群落的作用有那些?
①许多食草动物的取食是有选择性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多度
②啃食抑制了竞争物种的生长,从而加速和维持了低竞争物种的多样性
7、种群密度制约有哪几种形式?简单解释一下这几种形式。
①过度补偿
②补偿不足
③准确补偿
8、在高度富养化的湖泊中蓝绿藻能成为优势浮游植物的原因?
(1)浮游动物和鱼类宁可吃其他藻类也不愿意以绿藻为食;
(2)很多蓝绿藻都能固定大气中的氮,因此当氮短缺时它们就处于有利竞争地位。
9、测定初级生产量的方法有哪些?
(1)收获量测定法;
(2)氧气测定法;
(3)二氧化碳测定法;
(4)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5)叶绿素测定法
10、简述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
(1)综合作用;
(2)主导因子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阶段性作用;
(5)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6)限制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