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是很经典的题型,想要在成人高考中获得高分,就应该在平时对各个题型进行各个击破,平时多多积累。下面整理了几首成人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并且附上了参考答案以及点评,适合成人高考高起专以及高起本层次的考生练习。
古诗1:
戏赠友人
贾岛
一日不作诗, 心源如废井。
笔砚为辘轳, 吟咏作縻绠②。
朝来重汲引③,依旧得清冷④。
书赠同怀人, 词中多苦辛。
注释:①戏,可理解为自嘲,或嘲世之意。②縻绠migng):井绳。③汲引:从井里提水。④清冷:这里指井水。
翻译:一天不进行诗歌创作,才思的心灵就会荒废,就象是荒废的水井一样,要么无水,要么有水没人打用。
书写工具笔砚好比是打水工具辘轳,创作的欲望好比是打水的井绳。
每天清晨重新来打水,依旧可以得到清凉的井水,(天天作诗,诗思同样不会枯竭。)
(我把自己的这个认识)写下来赠给同样怀有这样疑惑的人,
在诗歌创作中包含有太多创作的勤苦和生活的辛劳。
作者:贾岛:是中唐苦吟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尽管他曾说过“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送僧》)一类的话,但落实到作诗上,却从无“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气韵,而总是在费尽心思地雕章琢句,仿佛是要通过“渐修”得到作诗的真谛。这种诗的艺术风格,闻一多先生在《唐诗杂论·贾岛》一文中也作过论述:“贾岛同时代的人,初唐的华贵,盛唐的壮丽,以及最近十才子的秀媚,都已腻味了,而且容易引起一种幻灭感。他们需要一点清凉,甚至一点酸涩来换换口味。”僧房和山野的清寂幽僻就与“清凉”和“酸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通过苦吟的手段来达到这一境界又是一些才气一般却又希望有所作为的诗人的较好方法。所以,前人认为晚唐五代是贾岛的时代不无道理。《唐摭言》卷十曾记载了晚唐李洞尊崇贾岛的事迹:他铸贾岛的铜像,经常手持念珠念贾岛佛。如知道谁喜欢贾诗,他就手录贾诗赠之,并再三叮咛说:这无异于佛经,应该焚香而拜。李洞的做法虽有些极端,但足以说明贾岛诗的独特风格对晚唐五代诗人的深刻影响。
赏析:一口井如果没有了水,固然是废井;倘若有水而无人汲,也依然是废井。此诗从这个角度比喻作诗,“笔砚”、“吟咏”互文见义,皆指创作活动。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起重装置,即在井上树立支架,上装可用手柄摇转的轴,轴上绕绳索,系上水桶,摇转手柄,使水桶一起一落,汲取井水。縻绠即井绳,与前辘轳意思相同,都是借汲水的过程,喻指作诗时思绪飞动的状态。那么,既然天天要作诗,诗思会不会枯竭呢?作者认为不会,正如从井里汲水一样,虽然每天都汲,可是“朝来重汲引,依旧得清冷”,给人的感觉仍是全新的。
答题:
(1)这首诗以汲水比喻做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趣?诗的第三联表现了诗歌创作怎样情形?
答案:表现了诗人以写诗为乐、不可一日废离、苦吟不辍的情趣。比喻经过反复琢磨,不断苦思,仍然可以得到精彩的诗句或完美的诗意。
(2)结合诗意,说说诗人为什么把这首赠送友人的诗称为“戏赠”?
答案:"戏"的含义有2以汲水喻做诗,通俗而幽默;全诗是诗人苦吟生活的自我写照,有自嘲的意味。
古诗2:
南园 其六
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①,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②,文章何处哭秋风?
注释:①[雕虫]比喻辞章之学,有轻视意。②[辽海]东北辽河以东至海的地区。这里指代当时的河北地区,由于藩民叛乱,朝延连年派兵征讨。
翻译:在书本子上寻章摘句,不过是终生从事诗赋之类的一个老的雕虫,拂晓的时候,你仍在苦吟,月亮面对着窗帘
就象挂着的玉弓。
啊,也不知道你看没看见连年战乱在那辽海之上,而你却仍然无病呻吟写着文章,在哭泣秋风!
作者: 李贺(790-816)字长吉,人称“诗鬼”。 李贺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因避家讳,不得应进士举,终生落魄不得志,二十七岁就英年早逝。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他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也有伤感情绪的流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李贺《南园》组诗,多就园内外景物讽咏,以写其生活与感情。
赏析:慨叹读书无用、怀才见弃,是这首绝句的命意所在。
诗的前两句描述艰苦的书斋生活。首句说我的青春年华就消磨在这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上了。叙事兼言情,满腹心酸、牢骚通过一个“老”字倾吐出来。次句用白描手法显现自己刻苦读书、发奋写作的情状:一弯残月,低映檐前,抬头望去,象是当帘挂着的玉弓;天将破晓,而自己还在孜孜不倦地琢句谋篇。这里,诗人惨淡苦吟的精神和他那只有残月作伴的落寞悲凉的处境形成鲜明的比照,暗示性很强。“玉弓”一词,暗点兵象,为“辽海”二句伏线,牵丝带笔,曲曲相关,见出文心之细。三、四两句用隐晦曲折的手法揭示了造成斯文沦落的社会根源,从而深化了主题。第三句只点明时间和地点,不言事(战事)而事自明。 “辽海”指东北边境,即唐河北道属地。从元和四年(809)到元和七年,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唐宪宗曾多次派兵讨伐,屡战屡败,弄得天下疲惫,而藩镇割据的局面依然如故。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一;由于战乱不已,朝廷重用武士,轻视儒生,以致斯文沦落,这是诗人所以要痛哭流涕的原因之二。末句的“文章”指代文士,实即作者自己。“哭秋风”不是一般的悲秋,而是感伤时事、哀悼穷途的文士之悲。此与屈原的“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鱼葺鳞以自别兮,蛟龙隐其文章”(《九章·悲回风》)颇有相似之处。时暗君昏则文章不显,这正是屈原之所以“悲回风”(按:“回风”即秋风)、李贺之所以“哭秋风”的真正原因。
【推荐阅读:成考语文答题技巧有哪些】
答题:
(1)这首诗的核心是哪一句?
答案:文章何处哭秋风。
(2)“寻章”两句是否有讥讽读书人的意思?
答案:看起来似乎是作者自嘲,实则是他的愤激之辞,勤学苦读而不见用,空有满腹文章。
(3)第三、四两句间被省略的意思,试据全诗的内容把省略的意思补写出来。
答案:战争年年不断,武臣受重视,文臣被弃置,故下句云"文章何处哭秋风"。
以上就是成人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练习试题及答案,考生们可以用来练习。若考生们想获取更多成人高考试题资料,可以参加广东大牛成考网的考前学习班。若考生们想了解更多有关成人高考的信息,可以咨询在线老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