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的概述
1、教育制度的概念
广义概念: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制度。
狭义的概念: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建立学制的依据
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1、旧中国的学制
1902年颁布"壬寅学制",未实行;1903年颁布"癸卯学制",是实行新学制的开端;1912年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1922年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2、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95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学制
1958年的学制改革,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办学原则。
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②把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③中等教育改革;
④高等教育改革;
⑤加强领导,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3、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推荐阅读:2022年成考专升本考试科目有哪些】
教师的基本意义
1、教师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教师的任务和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和任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教师劳动的特点: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休性、示范性。
3、教师的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能力素养: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